从耳部变化看贲门癌!
文章简介:近些年很多医学工作者非常关注的就是人体耳穴与贲门癌的关系。正常生理情况下,耳壳、耳轮、耳甲腔、耳甲艇光滑、整齐、色泽均匀、无异常隆起。当耳郭及其耳穴出现异常表现改变或失去了正常的组织结构特点时,就要考虑到贲门癌发生的可能性。
近些年很多医学工作者非常关注的就是人体耳穴与贲门癌的关系。正常生理情况下,耳壳、耳轮、耳甲腔、耳甲艇光滑、整齐、色泽均匀、无异常隆起。当耳郭及其耳穴出现异常表现改变或失去了正常的组织结构特点时,就要考虑到贲门癌发生的可能性。
贲门癌最常见的耳部变化,表现为耳郭或耳穴部位的局部隆起、结块,以及其皮肤色泽的改变,如花斑、色素沉着。多种贲门癌的病程中均可出现上述征象,但其中尤以耳郭或耳穴的局部隆起为最多见。
临床研究还证实,贲门癌除上述肉眼可见的耳部变化外,尚可在相应的耳穴部或区域,出现痛敏、热敏、局部皮温升高、电特性发生异常变异等现象,并且可通过耳穴电探测法进行检查、定位。
在中医全息学中,耳朵和眼睛、手一样是机体全部信息在局部的投影。耳朵通过经络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发生关联,其中与肾、肝胆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通过对耳的观察,可以推测机体的健康状况。对耳朵的观察主要从颜色、光泽,形态变化,定位诊断几个方面进行。
颜色、光泽就耳部整体而言,正常人的耳红润而有光泽,这是先天肾精充足的表现;如果耳朵干枯没有光泽,反应机体肾精不足。
耳朵色淡白,多见于风寒感冒;还见于素体阳气不足的人,这类人多怕冷恶风,手脚冰凉。
耳朵红肿,多是“上火”的表现,常见于肝胆火旺或湿热。耳廓干枯焦黑,多发于传染病后期或糖尿病,因为在这个阶段,机体阴液已经严重耗伤。在耳朵的某些局部呈点状或片状红晕、暗红、暗灰等,多见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
形态变化望耳的另一个内容是观察形态变化。耳朵厚大的人,肾气充足;耳朵薄而小的人,多为肾气亏虚。耳朵局部有结节状或条索状隆起、点状凹陷,而且没有光泽的人,多提示有慢性器质性疾病,如肝硬化、贲门癌等。耳朵局部血管过于充盈、扩张,可见到圆圈状、条段样等改变的,常见于有心肺功能异常的人,如冠心病、哮喘等。此外,若耳内流脓,伴有耳部红肿热痛,听力下降的,是中耳炎的表现,中医认为,这是风热上扰或肝胆湿热。
(责任编辑:录入编辑)
- 上一篇:贲门癌患者如何度夏
- 下一篇:贲门癌病因的诱发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