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晚期 如今已经活了12年

文章简介:肠癌晚期 如今已经活了12年,如今已64岁的陈帆说,2005年,他便血半年,排便困难,本以为是痔疮,却查出直肠癌晚期,并出现了淋巴转移。

海都讯 昨日,海都报报道了福建名医李学麟(详见A04版《“别人是专家,我是杂家”》)后,李学麟曾经的病人陈帆(化名)给记者打来电话,力荐李学麟医生。

如今已64岁的陈帆说,2005年,他便血半年,排便困难,本以为是痔疮,却查出直肠癌晚期,并出现了淋巴转移。手术一周后,他就找李学麟医生用中药调理。虽然后面经历了8次化疗,一个多月的放疗,也出现了呕吐、脱发等症状,但相对于其他同期的化疗病人,症状要轻很多。“这跟中医一早介入有关。”陈帆说。如今12年过去了,陈先生年年复查,都未发现肿瘤复发,也没有出现转移。“我们一家子都感谢李医生,也愿意把好的医生推荐给其他人。”陈帆说。

便血半年以为痔疮,结果查出肠癌

陈帆(化名)家住福州。昨日,他诉说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陈帆说,2005年,他便血,慢慢排便困难,一直以为是痔疮。最后连小便都困难,只好去福建省人民医院痔疮科看病。当时痔疮科医生就找了肿瘤科医生来会诊,经过检查,是直肠肿瘤,马上住院,很快就手术了,手术切了8个淋巴,7个都出现了转移。肿瘤科医生说,预后不好,让家属有心理准备。

陈帆的家属很快便找到了福建省人民医院中医传统病房主任李学麟。大概术后一周,陈帆就开始喝中药。手术后半个月,陈帆开始化疗,大概每半个月化疗一次,前后一共化疗了8次,中间还放疗了1个多月。

“我也呕吐,也掉发,但人没有垮掉。”陈帆说,同期化疗的肠癌病人,有的白细胞掉得很低,难受得整个人都瘫了,要一直打“升白针”,但他没有,白细胞一直在正常值以上,症状也轻得多,“我如今还在吃中药。14帖药400多元,每隔2~3天吃一次。”

从确诊患上晚期癌症,到目前已经过了12年,陈帆年年复查,并未出现复发、转移。

放疗化疗身体没垮,和中医有关

“我的放疗、化疗能这么顺利,没有因为身体垮掉中断,中医有起一定的作用。”陈帆说,“李学麟医生常对我说,把堤坝(指体质)筑得高一些,洪水(指肿瘤)再大也能抵挡。”

李学麟其实是儿科专业,其祖父李春山、父亲李子光开创的“福州苍霞洲李氏儿科”在福州及周边县市享有盛名。他不仅师承家学,更考入福建中医学院(现为福建中医药大学),毕业留校并在省人民医院工作,如今已从医40多年。中医其实是全科。因为看儿科出名,慕名找他的人越来越多,男女老少,各种杂病,李学麟被医院和学校委以重任,组建了全省唯一一家传统中医病房并担任科主任。

如今,李学麟一大半的精力都在看肿瘤病人。

“患肿瘤的病人越来越多,我也只好‘不务正业’,一半时间在看肿瘤了。”李学麟说,中医不仅能抗肿瘤治疗,还可以全程介入肿瘤的治疗。手术前中医治疗,可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使患者以更好的状态应对手术。放化疗期间用中医治疗,可减轻放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对于全身转移的急重晚期肿瘤患者,已经不具备手术、放化疗的条件,这时用中医治疗,可减轻痛苦,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责任编辑:编辑102)

相关文章

  • 饮食习惯好可以不得直肠癌的发生饮食习惯好可以不得直肠癌的发生

    分享健康资讯、传播医学知识、探索生命奥妙、找寻养生之道、邀请名家讲解、解答患者…[详情]

    •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