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干、咽喉痛、皮肤紧…盘点冬季用得上的小药方
文章简介:42岁的单亲妈妈身患癌症:女儿暖心回应,我多想看着你长大,“妈妈,你爱不爱我啊?”昨日下午,在医院肿瘤内科的病房里,6岁的萌萌(化名)向黄女士撒娇道。
最近天气干燥,很多人都出现了上火、咽喉肿痛、皮肤紧等小状况,不要慌~看看专家推荐的小药方:男人上火喝汤药外寒内热感冒,俗称“寒包火”,在冬季尤其北方的冬季很常见,风干物燥人体易生内热而招致外寒,稍不注意补水就会出现此证,本身体质就偏热的男性更易如此。
”寒包火“属于感冒的一个阶段,如不及时治疗,体内的火热无法得到发挥就会郁结病变为扁桃体炎和肺炎等。
推荐麻杏石甘汤,能解外寒、清内热。
麻杏石甘汤记载于古书《类证治裁》,主要由麻黄、杏仁、生石膏和生甘草组成。
“寒包火”患者选麻黄、杏仁各9g,再加6g的甘草和24g石膏用水煮开,直接服用去渣的药水就可以了。
女人怕冷用古方缩在羽绒服里,抱着热水袋、暖宝宝,厚被子一床叠一床,冰凉的手脚依然无法暖起。
不少女性一进入秋冬就变为“冰美人”,畏寒、怕冷,手脚冰凉是最常见的事。
怎么让自己暖起来?推荐两个古方:四逆散和四逆汤。
四逆散源于《伤寒论》,组方为柴胡、芍药、枳实、甘草各6g,用水煎服即可。
张晋解释说,很多人手脚冰凉但到胳膊就不凉了,往往是因为肝气不舒,情绪不佳导致的,这种情况下需要舒肝理气而不是简单温阳,四逆散就是临床上最实用、效果最好的古方。
还有些人不仅四肢冰冷而且面色苍白,甚至还伴随食欲不振,张晋推荐可以配合四逆汤调理。
同样出自《伤寒论》的四逆汤,主要由6g甘草、6g干姜,还有15g的附子组成,煮水服用后能治疗心肾阳衰寒厥的症状。
冬季怕冷是人的本能反应,很多人并没有把此事放在心上。
但张晋提醒,如果手脚冰凉特别严重,甚至连半个胳膊都发凉,很有可能是心冠心病或是其它心血管疾病的信号,中老年人要注意这点。
老人干痒多洗洗一到冬天,困扰老人的不只是冷,还有痒。
不少老人一进冬天就感觉皮肤瘙痒,一直痒到第二年的四五月份,天热之后才逐渐恢复正常。
这是老人冬季常见的“干痒”。
老年人由于皮肤自然老化以及一些病理性因素,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减少而致皮肤干燥,再加上冬天寒冷干燥,皮肤受到刺激致使血管收缩,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进一步减少,加重皮肤干燥。
如果到了冬季瘙痒病的程度,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对症治疗,如中药煎水外洗。
医院常用的就是归藤洗剂。
其主要成分是白鲜皮、当归、首乌藤等,可以活血、养血,继而达到治疗目的。
如果身体情况许可,可以试着将这几种药材用水煎煮,以稀释的药汤进行泡浴或湿敷,也能起到一定润肤止痒的作用。
此外秋冬季节选用橘皮、薏米、莲子、大枣、当归等健脾养血的中药做成药粥,坚持食用,对防治瘙痒病也有辅助作用。
药浴时间不宜过长, 20分钟左右为宜,水温不宜过高,以温凉为宜,泡浴时切忌抓挠,以免造成皮肤破损。
幼儿积食巧化解“大夫,我女儿最近胃口差、大便干,嘴巴也臭了。
”“大夫,孩子一点也不想吃饭”……冬天很多家庭饮食肉食增多、味甘厚腻,导致小儿积食高发,儿科门诊里,带着孩子来求诊的人不少。
从专业上看,小儿积食就是吃多了。
与成人比,小孩子肠胃功能还有限,尚不完善。
所以不能像要求大人一样要求小儿饮食,不能“觉得孩子吃得不多,就让他再多吃点”。
小儿一旦吃多,脾胃功能就会受损,那么,食积就形成了。
食积一旦形成了,其他毛病也就跟着来了。
对于刚得食积的孩子,因为是吃多了,所以空空肚子就好了,或只给他吃些容易消化的稀粥,或舍得“饿”他一两顿,孩子自己有可能会好起来。
症状较轻的食积,孩子不想吃饭,舌苔厚口臭大便臭,情况不严重的,家长可以买些麦芽、山楂、陈皮,自己煮水喝,帮助消化一下就可以了。
当然,也可以用一些助消化的药,如小儿消食颗粒、健胃消食片等。
但如果食积较重,病程较长的,或伴有大便干燥、手脚心热、口唇红、烦躁的孩子,已经属于食积发热,就不宜自己在家处理了,需要到儿科就诊,让医生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健胃消食的药毕竟是药品,能不用就不用。
最好的办法是防止孩子得食积。
如果一定需要用药的,孩子症状一旦消失就没必要再吃药了,否则可能会伤身体。
鼻塞咽痛也有好药冬季有两大中医上说的邪气:一是风,二是寒。
它们侵入人体,都容易导致鼻塞。
风引起的鼻塞和寒引起的鼻塞症状表现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
先说风引起的鼻塞,这种鼻塞容易伴有鼻子痒。
早期治疗应该用祛风解表的药材,最常见最好用的就是生姜。
熬一碗生姜红糖水,生姜别去皮,祛风又能驱寒。
也可以适当的切些葱白放进去与生姜一起熬水饮。
寒引起的鼻塞,可能伴有比较明显的鼻痛。
北方风大的地方,往往风寒并重,患者可能就是鼻子干痛。
这时可以用一些带有滋润效果的滴鼻液。
嗓子干、嗓子疼,也是冬季常见问题。
这也跟风和寒有关。
风是阳邪,伤阴液,风入体内易造成喉咙干;寒气伤人,喉咙出现牵扯感,会痛。
小孩更是可能由此引发扁桃体炎或者发烧。
不管是咽喉干还是咽喉痛,都可以通过含片、喷雾剂改善症状。
但是要注意,咽喉问题,含片、喷雾都是治标不治本,要想彻底解决,还得对症治疗,找到根本原因。
文章来源:人民网健康
(责任编辑:录入编辑)
- 上一篇:心血管病风险评估|预测远期风险 指导当下…
- 下一篇:择一人深爱,等一人终老